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文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纪实文学:“ 爸爸;我要带你回家!”
热度 5 他乡异客 2016-4-18 09:14
“爸爸;我要带你回家!” ·他乡异客· 今天早上,老刘的女儿和女婿刚从大陆飞来,女房东帮着他们收拾老刘的东西,并领他们来到我房间里对我表示谢意,我一时无语。 两个多月前,老刘在我面前倒下了,倒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再也没能站起来 ......。 老刘是我的邻居,他和别人合租的房间就在我房间的斜对面。老刘是沈阳人,六十来岁,一米八几的个头,身体有点胖,“国”字脸型,五官端正,面色红润,不知是炉火烤的还是天生如此。 老刘花了七、八万人民币办了个“商务考察”来美国, 老刘在国内就是厨师,所以一来美就干上了“炒锅”,每个月能拿二千五、六美元,一干就是七、八年,挣了不少钱,都寄回了家。老刘很节省,不抽烟喝酒,不去赌场也不去“鸡店”,虽然这周边有四、五家赌场,免费大巴一个小时一趟接送。去 “鸡店”更方便,打个电话就有小车来接,“打一炮”一百二十元美金,老刘心疼,连几美元就能买一打的线袜子,都是穿了补补了穿,最后实在是不能再补了才扔掉。 老刘近半年来没怎么做工,在“唐人街”附近的几家餐馆都做过,不几天就都被老板炒了“鱿鱼”。所以,老刘有事没事的常喜欢来我房间唠唠嗑。 可能看我是个“文化”人,老刘唠的最多的是他读过书的独生女儿。 他女儿上高中时老刘来的美国,老刘说他女儿学习很努力,在学校里成绩是拔尖的。后来他女儿如愿考上了大学,现在已工作了,并找了个挺帅的研究生成了家。 每当老刘唠起他女儿时,两只眼睛就放着光,疼爱之情难以言表。来美国打工挣钱的人们中,流行着一套戏语:“头一年;豪言壮语。第二年;默默无语。第三年;自言自语。第四年;胡言乱语。” 我看老刘倒一点都不胡言乱语,只是有一种想说话的欲望,我说的很少,主要是听老刘一个人讲。 我知道了老刘在国内时就有高血压病,来美打工后,每天干十二个小时以上,没有闲着的时候。有时到了吃饭的时候,就站着扒啦两口饭。一到出餐的当口,就跟打仗似的,不得不小跑才能跟上趟,这病自然就加重了,每天不得不靠吃绛压药维持着。 最近老刘觉得有点不舒服,肚子有些疼,还撒不出尿来,不得不去“免费医院”看病。 等他回来时腹部已插了根导尿管,我见了急忙问: “怎么样?有诊断结果吗?” “医生说我腹部长了个瘤子,有拳头大小,挤压住了尿道。已定好了日子做切片捡查。” 他故作轻松地说。 我们租的房子厨房和卫生间都是公用的。 这一天早上,由于感冒我请假没去公司上班,正在房间里上网,就听得“咕咚”一声,响声很大,我并没有在意,这楼上楼下的时常闹出点动静来。紧接着又是“咕咚”一声,我这才回过神来,急忙冲出了房门。就见老刘仰面躺在厨房的地板上,微波炉和下面的小柜也都倒在了地上,地上撒了一地的牛奶。 我大吃一惊;赶紧走上前去。 只见老刘光着身子,只穿了个裤衩,眼睛紧闭,嘴里向外吐着粗气,全不见了吸气声。我这才发觉,此时这层楼里除了我和老刘就再也没别的人。 我冲着老刘大声喊着:“老刘!你千万别动;我这就去找人来!” 我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我不顾一切地冲下楼去找女房东......。 一会儿救护车来了,女房东又找来几个人,大家七手八脚的把老刘抬上了救护车。看着拉着警笛呼啸而去的救护车,我知道老刘这回是凶多吉少,不由得眼睛湿了。 一切很快就平静下来,平静的好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似的。日子每天照样过着,我心里惦记着老刘,就时常去女房东那打听老刘的情况。终于有一天,女房东告诉我说:老刘脑溢血已成植物人了,她已和他家人通了电话,叫他们赶紧来人。医院也和中国领事馆取得了联系。 那天早上在厨房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已再也无从知晓了,不过老刘肯定是摔倒了两次,而且这第二次摔倒才是致命的,我这么想。 老刘啊;老刘!你明知道自己病成这样,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呢?! 今天早上,女房东领着老刘的女儿和女婿来到我房间,他女儿高高大大的,长的很象老刘,不停的抽泣着,他女婿低声说了句:“谢谢你!”并握住了我的手。 我一时无语。停了会儿,我说:“你们有个好爸爸!我要把他的事发到网上去”。 我低声问女房东:“老刘现在怎么样?” “快不行了。” 女房东说。 老刘他女儿一下子扑到她丈夫的怀里哭喊着: “爸爸!我要带你回家!......” 夜里,我睡不着;老刘的身影老在我脑子里晃悠,他女儿的哭喊声老在我耳边回响。 我在想;假如有一天,我也象老刘那样突然倒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我会怎样想?我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 “带我回家;我要埋在祖国的土地上!” 后记: 我早就想把老刘的事写出来,但一直没有动笔。今天见了老刘的女儿和女婿,我答应他们,一定要把他们父亲的事发到网上去,就连夜写下了这篇文章。也算是我对老刘 的怀念,对千百个为了家庭生活幸福而来美打工人们的敬意 。 上图为芝加哥唐人街街口的牌楼,这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2009-2-28 15:11 发表于贝壳村
个人分类: 纪实文学|720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解冻文学
热度 6 燕山红场 2014-10-5 04:09
以小说《解冻》为标题,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斯大林时代的文坛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状况,并且粗暴批判一些触及现实的作家作品。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但地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以及黑暗面。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倾向于对过去的僵化的文学模式的反叛,更多的是以一种理性的、清醒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对待现实生活。 出现背景 由于 斯大林 时期国家 政治 生活的僵化、专制化,斯大林时代的 文坛 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文学的公式化、概念化,文学作品回避矛盾、粉饰生活、歌功颂德,对于一些稍微触及现实的作品,动辄加以粗暴的攻击、批判。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胆的表现生活矛盾的冲突和社会的黑暗面,“解冻文学”由此出现。 内涵阐释 “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解冻》为发端,开创了一个文学潮流。 首先,要求重视人,呼唤人性的复归,要求重新确认“人”的地位,要求文学站在“人性本位”的高度,直面和批判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解冻文学之前的苏联文学作品往往写事重于写人,“生产小说”、“商业小说”、“农业题材”、“工业题材”等都是指写事,而不是写人,解冻文学力图走出这种文学误区。 其次,要求重新发掘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打碎即往的虚伪的、矫饰的既“瞒”又“骗”的政治口号式的创作毒流。1953年底至1954年上半年,苏联的《新世界》导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它们触及到了当时十分敏锐的社会问题。其中,波麦兰采夫的《论文学的真诚》最有代表性。该文揭露了文学中“粉饰现实”的种种积习和手法,呼吁作家拿出“真诚”和“良心”,写“生活的真实”。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响。苏联在这个时期发表了一连串反官僚主义题材的小说,如亚·雅申的《杠杆》、丹·格拉宁的《个人意见》等。这一时期还发表了一些在30年代遭镇压而死的作家的作品。 发展情况 苏共20大后,思想解放界的“解冻”思潮一泻千里,波匈事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边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加上国内出现“莫斯科大学事件”,使苏共领导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从1957年开始,便开始收紧“解冻”的闸门,特别是对文艺界的“不健康倾向”的批判,随后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解冻”思潮便基本停止发展。在1959—1960年期间,“解冻”的闸门虽没有关死,正常的平反虽还照常进行,但思想解放的步伐却大大放慢了下来。 代表作品 以《解冻》发表为标志,被西方称为“解冻文学”时期的作品从此源源不断地出现,如:柯涅楚克的剧本《翅膀》、佐林的剧本《客人》、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杜金采夫的《不是单靠面包》,特瓦尔托夫斯基的长诗《华西里·焦尔金游地府》,尼古拉耶娃的《前进中的战斗》,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叶甫图申科的诗歌《斯大林的继承者们》等等。不过,苏联文学界一直不承认“解冻文学”这个说法。西方评论界的说法也不尽相同。就我们的理解,“解冻”思潮主要指斯大林逝世后十年中,特别是五十年代中期那些揭露苏联社会阴暗面,反斯大林化,要求创作自由,向西方靠拢的趋向。这里所说的反斯大林化,不单是指反对斯大林的错误,而是把斯大林的名字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一九五六年苏共二十大以后,爱伦堡又发表了《解冻》第二部,一九五九年出版了一本《诗歌集》。在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五八年间,爱伦堡几乎连年不断地写作和发表了一系列文艺论文,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必要的解释》、《司汤达的教训》、《玛林娜·茨维塔耶娃诗集序》、《拉维亚罗马故事序》等。他在这些论文中对文艺和社会某些现象提出了不同看法,这在苏联文学界又一次引起了争论并受到批评。爱伦堡或者进行反批评,或者置之不理,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一九五九年,《文学与生活》报以《艺术的规律》为题,发表了爱伦堡与该报记者的谈话。这篇文章的思想与他过去的《谈作家的工作》一文中的论点大体一致,因而又引起了一场争论。爱伦堡还是不服,再次写文章反驳并再次为《解冻》辩解。
个人分类: 俄罗斯资料|151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卢新华:伤痕文学注定是短命的
热度 6 燕山红场 2014-2-24 04:46
卢新华:伤痕文学注定是短命的
1978年上半年的一天,卢新华就读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宿舍4号楼的拐角处,男男女女的学生里三层外三层地拥挤着,互相争看墙上贴着的小说。   这就是那年卢新华创作的小说《伤痕》。   小说内容是个很简单的故事。“文革”时期,一个叫王晓华的女生,看到母亲被康生等人诬为女叛徒后,认为母亲是可耻的,于是与母亲毅然决裂。为了改造自己,也为了能够脱离“叛徒”母亲,她选择了上山下乡,到渤海湾畔的一个农村扎下了根。只是,在她的改造过程中,尽管作了最大的努力,但始终不能融合到当时的主流的“上进”行列。终于,一个原本朝气蓬勃,脸上还有些许红润的年轻女生,成为了一个“沉默寡言,表情近乎麻木”的年轻知青。母亲来信,讲述自己被“四人帮”陷害,已病入膏肓,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再看女儿一面。但对组织充满崇拜的女儿怎会相信母亲的一纸信函,最终还是母亲单位通过公函形式,才使女儿走上了回家探望母亲之路。但一切都晚了,母亲走了,她至死也没有看到她深爱着的女儿。   小说《伤痕》自贴上宿舍楼的墙报后,中文系里就失去平静。其实,《伤痕》最初的名字叫《心伤》,卢新华曾经起过两个头,因为不甚满意,就没有再写下去。后来是在他未婚妻家的阁楼上,以一部缝纫机为案,从晚上六时许写到凌晨两点,最终以泪洗面,一气呵成的。   卢新华将写好的小说拿到学校去,想请老师推荐到杂志社发表。但老师认为,这篇小说与当时所提倡的小说理论相悖。而且,根据她曾在报社与编辑们打交道的经验,她认为,这篇文章是难以发表的。   听老师这样讲,原本充满希望的卢新华只好把小说随手放进了抽屉。一天,中文系墙报主编找卢新华,问他答应给他们写的小说啥时候给他们。这样,卢新华就把《伤痕》交给了他们。   当小说被贴出在墙报头条,整个中文系轰动了。那天以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墙报前车水马龙般地热闹起来,许多外系的同学都纷纷结伴而来观看。曾在安徽蒙城当过知青的女老师孙小琪,通过女友俞自由,将小说传给了《文汇报》编辑钟锡知。   《文汇报》得到小说后,颇为震动。但当时正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还没有得出结论。由此,《文汇报》主编马达也不敢自作主张,当文章传送到宣传部领导的手上后,宣传部主管文化的副部长洪泽把小说大样带回家仔细阅读。在读到动情时,这位副部长的失态被下班回来的女儿撞个正着。女儿在看了文章后也不由潸然泪下。终于,《文汇报》于1978年8月11日正式刊载了卢新华的小说《伤痕》。   当小说被《文汇报》以一个整版刊载后,整个社会都为之轰动。其实,小说发表前,卢新华曾做了很多遍的修改。报社曾给卢新华提出了16条改正意见。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结尾处。卢新华原本写的是“除夕的夜里,车窗外墨一般地漆黑”。报社的同志说,这可能会产生影射。四人帮粉碎了,怎么还会漆黑一片呢?于是,卢新华将结尾改为“车窗外五彩缤纷的灯火时隐时现”;为了能够让人看到希望,还给小说加了一个光明的尾巴:“晓华大踏步地向南京路走去”。   当时,《文汇报》的发行有一百多万份,上海几乎每个里委,或者小巷的热闹场所都有免费的阅报栏。在报纸发表《伤痕》的当天,那些散布在上海街头的报栏前人山人海。几乎人人都在为《伤痕》落泪,人人都在为王晓华悲惨的遭遇痛心疾首。   若干年后,卢新华的同学陈思和回忆说,报纸发表卢新华小说后,竟然连作者本人也难以买到当天的《文汇报》。   卢新华的老家是江苏如皋,父亲在渤海湾畔当兵,于是,卢新华就在山东的长岛,一个靠海的地方度过了童年生活。   15岁那年,卢新华随着父母的转业离开了熟悉的大海,到了江苏南通。1973年19岁那年,他到山东曲阜当了三年侦察兵。1976年,他离开部队,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    对于自己经商的失败,虽然有些遗憾,却也不至于耿耿于怀 卢新华   1978年初,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写出了他的第一篇小说《伤痕》。他将自己的作品交给朋友和老师阅读,反响平平。之后,在一次班级策划的墙报上,卢新华贴出了这篇小说。令他毫无思想准备的是,在复旦校园,这篇小说被迅速传抄。墙报栏前人潮涌动。   这年8月11日,在反复酝酿和修改以后,《文汇报》冒着一定的政治风险,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这篇7000余字的学生作品。因为《伤痕》,当天的《文汇报》加印至150万份。一夜之间,“卢新华”这个名字为国人所熟知,“伤痕”一词很快成为追溯“文革”记忆的文学思潮的名称,“伤痕文学”也经由这篇小说发轫、命名。   这位务过农、当过侦察班长的老兵,刚刚从柴油机厂的油漆工转变成大学生,从此被写入当代文学史。他很快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文代会代表……《伤痕》之后,他写过十几个短篇和一个名为《森林之梦》的长篇。“都被《伤痕》的光芒掩盖住了,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赌场里面看佛经   大学毕业后不久,卢新华辞去《文汇报》记者一职,下海经商。1986年,在当时的“出国热”中,卢新华去了美国,用两年时间,攻下加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在美国的卢新华经历了事业和生活的多次起落。他跟人合伙开过公司,也曾做过金融投资,但都不成功。学生时代,他就曾靠在有“小巴黎”之称的小镇西木村踩三轮车补贴家用,后来一度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以发牌为生。   “实际上,我在美国的生活并没有文字描述的那般悲情。你要知道,那个时候在加州大学附近的旅游区踩三轮车,对学生来讲是一项颇为划算的工作。‘小巴黎’一到周末就封锁道路,只有三轮车才能通行,干这份工作的人几乎是清一色的来自我们学校的大学生,而且基本上都是白人。他们踩三轮车固然也是为了挣钱,但好像更是为了锻炼身体,所以,他们干起活来通常都笑容满面,风度翩翩,一举手,一投足,一声吆喝,姿态也很优雅,因此我渐渐地也爱上了这一行。既然做一个中国人心目中的三轮车夫我也不以为意了,我觉得再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了。”   凭着踩三轮车赚出来的生活费,卢新华拿到了硕士学位,把妻子和女儿从上海接到了美国。不久,第二个孩子和第三个孩子相继出生。   7年赌场发牌手的生活,也不像国内想象的那么凄凉。“在美国做发牌手,要读专门的职业学校,拿到资格证以后才能上岗。工作轻松,且收入不错。”当时卢新华在金融、期货和股票生意上赔光了所有积蓄,必须以“短、平、快”的方式补回损失。“上海《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我,初稿中曾说我去赌场发牌是为了丰富创作阅历。我说这不对,我去赌场发牌主要是为赚钱,因为我需要养家。但我的确喜欢从赌桌上看人生。民间有句俗语,叫‘赌桌上选女婿’,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品性尽管平时不容易看清,但一到赌桌上,因为有切身利害冲突,很容易就会暴露出来。”   每个GAME间歇的那半个小时,这位发牌员常常摸出一本书来读,现在说话满口佛语禅机的他,就是靠这些零碎时间读了大量的佛经。    我不想再谈《伤痕》   2004年,卢新华带着他的新作《紫禁女》回到国内,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天生的“石女”与3个男人的情感故事。   评论者普遍认为,在小说表面的情爱故事之下,“紫禁女”沉重地表达了一个打破先天封闭限制、走向自由开放的生命体所遭遇的无与伦比的痛苦历程。学者分析,卢新华以“石女”隐喻半封闭状态下的中国这一意图非常明显。如石女的初恋情人吴源象征着儒家,他入世、积极,作者对这个人物批判居多;另一个恋人常道则是道家的代表,以天地和谐为理想,以退隐无为看人生,看似能够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其实却缘自生理上的缺陷;石女的“假丈夫”大布鲁斯则是典型的基督教文化象征。女主人公与这3个人物的纠葛,揭示了多种文化在互相激荡、碰撞中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重新回到祖国的文坛,卢新华依然绕不开《伤痕》。许多记者找他访问,谈《紫禁女》者甚少,谈《伤痕》者甚多。他一再对记者“申诉”,“我已经不想再谈《伤痕》。”他甚至公开“自我革命”:《伤痕》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伤痕文学”必然是短命的。  为了《紫禁女》一书,他辞去了工作,在上海购买的寓所住了半年多,等小说弄完,他还得回到美国,重新找职业谋生。   “这些年关于我的传言基本属实,又基本失真。我不奢望大富大贵,但还是会想办法赚点小钱来养我的文。目前我的生活方式是,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往返于中美之间,‘此岸、彼岸且跋涉,空花水月浑不觉’,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后我的生活中,写作的比重比起从前会要大一些。”   人物周刊:《伤痕》当时“让全国人民泪流满面”,你自己哭了几次?   卢新华:我能够记忆得出的是写《伤痕》时曾大哭过,《伤痕》最初在学校墙报上登出来以后,许多围观的读者都是一边读一边流泪。   人物周刊:客观地说,现在回过头来看《伤痕》,不管它在当代文学史上地位多么卓著,它依然只是一篇青涩的、有点牵强的学生习作。它的意义在于,在时代最需要的时候喊出了第一声,全国人民哭,其实都是在哭自己的遭遇。你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能够比较独立和批判地看待你的《伤痕》的?   卢新华:我并不认为《伤痕》是一篇“青涩的、有点牵强的学生习作”。它可以说是“稚嫩的”,但并不“青涩”和“牵强”。它能够打动那个时代的千千万万读者,靠的是“真实”和“真情”。你可以说当时全国人民都在哭,都在哭自己,但你得承认,人们首先还是在为作品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而一洒同情之泪。比如,我的母亲、北京的表姐,还有身边的许多朋友,他们都明知作品是我虚构的,而他们自身也没有类似《伤痕》主人公那样的遭遇,但他们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对于它的“稚嫩”,我一直是心知肚明的。而且,我也知道,它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其实来自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众缘相助。    经商打零分也不要紧,当作家能及格就行    人物周刊 :据说中国文人下海,你也是第一个,当时离开《文汇报》去经商的真正动因是什么?    卢新华: 就我所知,在我之前肯定还有别人,比如女作家黄宗英那时就在蛇口开办有“都乐文化娱乐公司”,因为赵丹先生生前曾计划过拍摄《伤痕》,我和她一家都很熟,初到深圳时还常去拜访她。但黄宗英之前还有谁,我就不甚了然了。   我是1985年辞去《文汇报》的记者职务,和上海的几个作家朋友一起到深圳办公司的。最初的想法觉得自己一生中“工农兵学”都经历过了,惟独“五行”缺“商”,从文学写作需要生活体验的角度出发,觉得也应该补上这一“行”才行。此外,也有赚一些钱获得经济上的自由后,可以不必再看“领导者”、“审查者”的眼色,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想法。    人物周刊:说说当时经商的经历吧?    卢新华: 最早是和云南省农场局在深圳开办的一家“深圳云兴公司”合作,创办了“新亚洲实业有限公司”。开业不久,因为与几位作家朋友为人事问题发生一些分歧,我就主动辞去了原来内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转而去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培训班进修英语,预备出国留学。其时,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森林之梦》正由浙江文艺社出版,我是先预支了一千多元稿费去交培训费的。此后大约半年多时间,我一直处于无工资可领的窘境,只能在学习之余每周为《文汇报》写一篇千余字的文学评论文章,得30元左右的稿费聊补家用。    人物周刊:在国外,你也办过公司,做过投资,但似乎你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商人?    卢新华: 出国主要是为了“行万里路”,开阔自己的视野,继续获取经济和精神上相对的独立和自由,同时也为了能放下身上因《伤痕》而积聚的荣誉光环。到美国后,我踩过三轮车,与人合伙办过公司,做过期货和股票,去赌场发过牌,也回国内投资办过服装厂。如今,合伙办的公司早已注销,做期货和股票赔光了当时所有积蓄,在国内办的服装厂仅存在了4年多即已倒闭。可以肯定地说,我决不是一个出色的商人,甚至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我的性格和血液里始终有一种东西让我在经商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赚钱对我诱惑力自然很大,但我的精神层面又常常会涌起一种冲动去抵制这种诱惑,去认识到财富如同一切浮名一样,也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以,对自己经商的失败,虽然有些遗憾,却也不至于耿耿于怀。    人物周刊:你少年时候的理想是什么?    卢新华: 我年少时的理想是长大了开汽车,这个理想我20多年前就实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理想早已改变了。但我可以对你说,商人从来就不是我的理想,当作家也不是我严格意义上的理想。所以,经商打零分也不要紧,当作家能及格就行。    人物周刊:在离开母国,转换文化背景后,跳出一种时空再来反思中国这几十年的政治与社会的流变,你的思想又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卢新华: 我不习惯于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发表直接的意见,而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艺术地含蓄地表达出来。如果你读过《紫禁女》,一定可以注意到,我对我们仅用了一二十年时间,就将我们祖上用了几千年达成的信条“存天理,去人欲”(尽管这大可存疑)改变成“存人欲,去天理”,是很有些“痛心疾首”的。    人物周刊 :《紫禁女》面世以后,反响如何?    卢新华: 《紫禁女》推出后的市场反响我还是很满意的,一方面专家的评论比较多、且比较正面,另一方面读者的信息反馈也比较热烈。《紫禁女》好读,也不好读,可以说能真正读懂的人并不多,因为通篇充斥了隐喻,文化的负载比较多。但仅就表层的情爱故事而言,证明还是可以吸引相当的读者的。    人物周刊:如果一定要做一道选择题,你希望中国的人们:A.记住《伤痕》,忘记卢新华。B.记住卢新华,忘记《伤痕》。你怎么选择?    卢新华: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们所说《伤痕》,其实非《伤痕》,是名《伤痕》;我们所说卢新华,其实非卢新华,是名卢新华。如是,我希望无论“我”或者“众生”都不必执着和拘泥于“伤痕”和“卢新华”这样的名相,还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吧。
个人分类: 转帖|1991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最后一朵野菊花/原创文学
热度 10 fanfan 2013-12-5 07:49
读了网友Ridge Waalker的日志 “乡村花很朴素” 献上我的原创诗歌 最后一朵野菊花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的飘浮在山谷之上 突然看见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野菊花遍地开放 开在湖畔 开在树下 随风嬉舞 随风簸荡 密集如银河星星 闪烁 一片晶莹 她们沿着海岸向前伸展 通向远方 好像无穷无尽 一眼望去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 舞姿欢乐 只留一朵花 只有花苞 未曾苏醒 她的美艳来得太迟 孤独的花朵 季节的辉煌就要耗尽 什么也不能为她留下 她只能在狂暴地西风中抗争 飒飒地秋风横扫过 千朵万朵金菊花枯萎 那销魂荡魄的美 尽失落 只剩下那朵最后的野菊花 绽放在秋风落叶中 绽放在秋季的夕阳下 如同一场花事 只有一朵花开在最后
个人分类: 现代抒情诗|10249 次阅读|45 个评论
分享 傅苹所在苏州大学来信
热度 7 cat 2013-3-22 23:48
1.我们苏州大学1978年有一个叫傅苹的同学,生于1958年,来自南京,专业是中国文学,1982年3月26日肄业(没毕业)。 2. 英语是大学必修课,傅苹头一年(78-79学年)英语成绩优秀,第二年(79-80学年)88分。傅苹2年的期终考试成绩都在均分线以上。 3. 傅苹未获得毕业证书,由于她1982年3月提前退学。 4. 傅苹未提交过任何论文,因为提前退学。再说中国文学的论文通常关于文学和语言。从没有人写过虐婴之类的论文。 5.关于独生子女政策的“指检”,调查了苏州大学许许多多老师、包括傅苹同班同学、她班级的辅导员和系主任,得出结论:没有“指检”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6. 1981年10月傅苹被学校记过处分,因为她一再旷课和违犯校纪。 http://www.amazon.com/Suzhou-University-clarified-records-letter/forum/Fx1M49LYP8YZYQ4/Tx11YUXJWKYBB8X/1?_encoding=UTF8asin=1591845521
670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俄国文学的魅力
热度 1 燕山红场 2013-1-31 07:29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戏名在香港被冠上“贵族孽缘”四个字,乍听还真似TVB的电视剧。戏里的裘迪洛秃顶、颓老、戴绿帽,造型和遭遇皆跟翩翩俊男身份不太相衬。不能不说是为了托尔斯泰牺牲皮相了。 但,谁会拒绝牺牲呢?谁会那么笨?如此文学经典,如此文化殿堂,如此黄金机会把自己融入文明历史,祖迪罗和他的经纪人想必连做梦亦感心满意足。 原著只叫做《安娜卡列尼娜》,开始连载于一八七五年的《俄罗斯公报》,此后百多年一直被认真的文学读者评为“最伟大的小说”,几乎没有“之一”。托尔斯泰凭之自豪,视之为“所能写出的最完美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则“不止是小说”,而是哲学,是理论,更是人性与神圣的对话。 已是第三度改编为电影作品了,也有过电视剧,感染意义早已超越俄罗斯也跨越了纸笔。影像来到香港特区,为求吸引,替原著题目戴上“贵族孽缘”四个俗字,无可厚非,情有可解,否则戏院场面将更冷清。但幸好除了本地文青和祖迪罗粉丝,另有不少内地游客捧场,仔细看看,大多是中年男女,俄罗斯小说曾是他们成长时代的阅读宝物,多少热血多少眼泪,都曾被俄罗斯作家激烈引爆,此番观影,既是怀旧亦是自省,每格菲林里面都有自己的青春。 有人说过“俄罗斯人是地球上最擅长说故事的民族”,或因地处极寒,或因伏特加酒精的催化作用,俄国文学确是深沉壮烈,仿佛每位伟大的作家都曾有那么一个寒夜,独坐于冰湖岸边, 瑟缩着,面对火堆,抽着草烟,喝着烈酒,杂乱苍白的胡子上结着冰珠,远处豺狼咆哮,劲风暴啸,宛若群鬼狰狞。可是抬头望天,繁星铺盖,黑夜闪着亮光,如同诸神的眼睛在眨动在微笑在招手,别惊别惧,我们在等你,只要你愿意,举起手来,我们将迎接你到净土。 但问题是坐在群鬼与诸神中间的作家偏偏迟疑。只因作家是人。人总要选择,或总以为自己能够选择。但又偏偏不容易也不懂得选择。寒地里的作家被选择撕裂,时而仰颈,时而低头,灵魂与肉体分离,所以坐着不敢妄动,唯恐稍动即被选择的张力撞击得支离破碎。 终究唯有继续喝酒、抽烟以及书写。书写成为唯一选择。俄罗斯作家把选择的难题在小说里留给后世。在文字面前,群鬼无语,诸神静默,永恒的对峙留在纸上,其后,展为影音,像一道旋风,把每一位观影者吹刮到冰雪野地,陪伴他们思考。 这是俄国文学的最大魅力。
个人分类: 燕山红场文库|21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鲁豫有约 2012-10-19 莫言——诺贝尔奖背后的文学路
热度 1 8288 2012-12-14 18:42
个人分类: 新闻和政治-视频|411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纪实文学:追债(11)
热度 6 石竹苑 2012-7-13 08:45
第五章 转换身份(2) 志伟决定还是先找个律师咨询一下,看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途径,转换身份的事不能再拖,逾期就黑了,要是身份黑掉更麻烦,就只有等大赦的机会,那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唐人街有一显著特点,就是街头上各种招牌林立。为偷渡人士转变身份的生意也打正了旗号,公开来做。牌子上写明包办转换非法身份,代办担保,甚至负责从移民局把人接出来等等。 志伟从广告中挑选出一家可以讲国语的律师行,打电话过去,约定好见面时间。 上午十点,志伟来到位于百老汇街上的律师行,接待他的万律师是个北京人,说话爽快,几句寒暄过后,切入正题,万律师说:“你可以选择把 B1 换成 L1 ,就是跨国公司经理签证,好处是来去自由,你可以马上回国,玩儿一段时间再回来,不好的地方是每年你得报税,另一条路是转学生签证 F1 ,去找个学校读书,坏处是你得交学费,反正都是要花钱,美国身份就是用钱堆出来的。” “哪一条路容易点?” “相对来说,转学生签证更容易,不需要提供太多文件材料,只要能出具银行存款证明,够你一年的生活费和学费,随便找个学校给你出份 I-20 就可以。” 聊完正事,顺便扯几句闲话,万律师关心地问志伟:“你现在住在什么地方?” “还住在旅馆里。” “住旅馆太贵了,你可以去法拉盛租房,那边是新华埠,从大陆来的华人多,吃的用的都便宜,交通也方便,街上比北京的西四还热闹呢。” 离开律师行,志伟低头往前赶路,这会儿离餐馆开门还有半个小时,抓紧时间还能在开门之前赶到。猛然间,肩膀上被人拍了一下,志伟下意识地站住,扭回头,身后站着一人,原来是祝明。 真是意外的巧遇。 “还真是你啊?”祝明开心地拉住志伟,“你什么时候也跑纽约来啦?” 志伟一时还在犹豫,不知道这巧遇真是意外还是有人安排,是福还是祸。 “走,我们找地方坐下来好好聊聊,有两年多没见面了吧?真没有想到会在街上碰到你。” 祝明一边说,一边拉着志伟走进街边的一间港式饼屋,要了两杯奶茶,和志伟坐在靠窗的一张小桌边交谈。 几天前,祝明接到一单生意,是国内的一家省级农副产品进出口公司委托他追索一笔欠款,这家出口公司有一批花生和土特产品发运到纽约,收货方回复说“花生发霉,货不对版”,因此拒绝兑现信用证。虽然钱不肯付,但是货却收下了。 国内的进出口公司感觉上当受骗了,通过越洋电话和电传,一再和对方交涉,最后派人特地来纽约,登门造访,希望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五十多万的货款哪怕只收回一半都成,多少挽回一点损失,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收货方却是一口咬定,不能付钱,并且声言那批货已经当做垃圾处理掉了,没向他们索要垃圾处理费还算客气的。 协商不成,国内来的人回去没法向上级交待,经人介绍,找到祝明帮忙。 祝明今天来唐人街就是想先调查一下这间贸易公司,没想到在街上巧遇志伟。 两年多没见面,两个人的相貌几乎没变,而各自境遇却是大不同。九三年初,祝明经过一番费尽心机,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拿到了出国护照和美国学生签证,虽然来晚了一点,不够条件申请“血卡”,但是还可以循着留学——工签——绿卡,一条常规路子走下去,至少前进方向是明确的。 此时志伟内心里还在斗争,要不要对祝明吐露实情。过去的一年里,他被迫东躲西藏,处处要小心提防,对任何潜在的可能威胁都习惯性地保持着警惕。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没有安全感的状态,很难对其他人产生信任,没有安全感的人无法相信任何人。志伟现在的状态就是如此。 祝明略感失望,志伟的态度明显有所保留,似乎不愿对他细说自己的情况。 志伟还要赶着去餐馆上班,两个人交换了联系地址和电话号码,便匆匆做别。
个人分类: 小说|7189 次阅读|1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15 11:03 , Processed in 0.047239 second(s), 14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