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讲述“流浪”中国经历 作者:邢熠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发布时间:2013/03/01 13:05:15 | 优秀的理科学者多远赴欧美搞研究,已经成了日本学术界的一大问题。凭借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iPS)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的山中伸弥就曾表示,他在美国搞研究得到很多支持,回到日本却只能从打扫实验室做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科学者也选择离开日本,到其他国家去“流浪”。 今年42岁的神谷昌史(现任滋贺文教短期大学副教授)多年前毕业于东京一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他留在母校作起助理研究员。由于一直无法找到正式的教师工作,他不得不同时在几个补习学校兼职。在助理研究员契约到期前,他的指导教授介绍他到中国一所大学教书。之后5年,他作为“外教专家”,辗转于中国长春、北京的3所大学,过起了“学术流浪”的生活。 神谷昌史表示,取得博士学位后,他一直没有一份安定的正式工作,让他的生活非常拮据。日本研究者“僧多粥少”,是让他选择前往中国的最大原因。他的研究领域是明治·大正时期的日本思想家,一开始却只能在中国教授日语。他的中文虽然不是零基础,却只能勉强看懂简单的文章,根本张不开嘴。 他在中国最初的日子自然是十分辛苦,但他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拥有了自己的研究室,研究对象是现代日本社会论,与中国学生们一起阅读有关日本“宅男”、“伪娘”的书。 他说,“外教专家”在中国教书最大的困难,就是日语资料的匮乏。很多研究文献都要趁着他放假时回国集中阅读,十分辛苦。但他们在中国的研究十分自由,选题也比较自主。每周除了5节课以外没有其他杂物,比在日本教书要好得多。 提到待遇问题时他说,“外教专家”的基本工资比中国教师高,在大学内有专门的住宅,有的地方还水电费全免。虽然比不上那些日企派驻中国的职员,但他已经感到十分满意。 但是,“外教专家”们多数都是一年契约的合同制,身份非常不安定。神谷昌史也是因为在当地建立起了很好的人脉,才先后在中国3所大学教了5年书。但是对他来说,这份工作能一边教书一边搞研究,还能养活自己,魅力很大。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这份工作呢?神谷昌史说,一些台湾和韩国的大学在日本公开募集讲师,如果想到中国去还是要先找到“门路”。虽然到国外教书有很多不便,但按照自己的经历来看,还是非常值得的。 |
|